而这只变异蜂,感知能力得到了近一步的加强,且能和它的主人共享。
只能看到大约十米以内的场景,更远处就比较模糊了。
【大力蜂】
一只普通的小蜜蜂,能托起相当于自身重量300倍的物体。
闭眼后,就只能看到蜜蜂的视野了。
只不过当它负重500g时,基本上已经飞不起来了,属于理想极限情况。
哪怕实际负重缩水十倍,那也是500kg,可以轻松地把一个人托起来。
不过值得一试。
测试了一下,随着蜜蜂距离拉远,共享感官能力并不会减弱。只要还在控制范围内,就始终能清晰地接收到信号。
“非要说的话,大力蜂唯一还有待提高的就是速度,可以试着跟迅蜂杂交,看能不能在不影响其它性状的前提下,提高大力蜂的速度。”
随着蜂种越来越多,宓打算给这些蜂种定个级。
至于另外一只变异蜂,比起大力蜂这种简单粗暴的类型,就要更加奇诡一些。
建立起连接的一瞬间,只觉眼前一。
除此之外,跟中华蜂没什么区别。
视角比人类要大得多,能达到300多度,稍微转动一下就能看到身后,几乎没有死角。
采集能力:1.8。
随即这支蜂群开始回巢化茧转变。
不过即便是缩水后,也是个很可观的数字。
用来运输大部分重物不成问题。
【速度:0.8】
宓控制这只变异蜂飞到外面,然后选择连接上它的感官。
大力出奇迹!
宓先是复刻了这个新蜂种的模板,然后用砝码测试了一下,发现它极限能带动500g的重量!
大概相当于10枚鸡蛋——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。
这个成绩等比例换成人类,就相当于一个人拖动一辆大卡车。
根据前面的经验,想要只提升速度而不影响别的性状,成功概率比较低。
这只蜜蜂体型没什么变化,和中华蜂体型相当。
有了大力蜂,是不是就能起飞了?
与它建立意识连接的一瞬间,宓立刻感觉到了它那蓬勃的生命力。
0.9对1.3,按照经验差不多是支1.5万个体的蜂群,算是一支比较强盛的蜂群了。
还有忽然加重的味道,以及多出来的一些缓慢而低沉的噪音,这些让宓一时感觉到头晕恶心。
体内蜜囊、毒腺、螯针也都没有发生变异。
战斗力有所削弱。
为什么不叫追踪蜂?
至于耳边那缓慢而低沉的噪音,应该是人耳所听不到的次声波。
【防御力:3】
研究表明,蜜蜂的嗅觉靠触角,分辨能力是人类的800倍,能够检测出极微小的分子浓度。
不要小看蜜蜂的感知能力。
以普通中华蜂为[1级蜂]。
在蜜蜂感官状态下,他能分辨出极细微的味道,并精准定位出方向和距离,简直比狗鼻子还灵。
相比普通中华蜂,不是区区两三倍,而是……接近十倍!
这只蜜蜂出色的身体强度,以及展现出来的力量,让宓在
唯一遗憾的是,没有毒腺和螯针了。
【生产力:2】
体表绒毛更短更硬,且更密集了。
但别忘了,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动物,从来不是靠个体战力,靠的是整个蜂群。
视觉靠一对复眼,和夹在两只复眼中间呈三角形分布的三只单眼。单眼主要是用来辅助复眼更好地分辨物体明暗。它甚至能看到紫外线。
总而言之,蜜蜂是种对周围环境刺激很敏感的生物。
这个蜂种比较特殊,不需要模板化出一整支蜂群。
只需要一只或者几只侦察蜂就够用了。
毕竟每次只能共享一只的感官,多了反而会造成感官重叠混乱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