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片甲骨分了上下两次占卜活动,出现了三次贞文,因此文字也是相当多的,达到了二十九个字,仅比最新的发现少了三个,光凭这一点,就已经堪称文明珍宝了。
周至也顺便介绍了一下研究甲骨文的最新技术,即缀合项目和字根分析项目,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普机会和宣传机会,其中很多发现本身也带着很大的趣味性,颇得与会者的喜欢。
比如周至用甲骨文代表足的字根为例,向与会者解说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字。
它不光代表了足,同时还代表了左右,进退和升降,加上了这些意思,这个字根能够指示的含义就变得丰富了起来,靠灵活地调整它的指向,可以得到步,止,进,退,降,陟等诸多表意文字,远比其余古文字易学易懂。
果然,周至简单一讲后,老外们突然觉得这甲骨文字当真好简单,感觉多听几节课说不定自己都能掌握。
除了甲骨文,展会上还有金文,大篆,石鼓文,中山篆,小篆,一直到隶楷行草。
展会的另一个重头,当然就是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——黄庭坚书法,纸本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
这是书法史上最长的一幅草书纸本,纵32.5厘米,横1822厘米。除去两头装饰部分,只黄庭坚书法部分长度就有十六米多。
作为长期临习黄庭坚书法的人,周至只觉得自己今晚来着了,匆匆看过其余文字,便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,在这幅字前久久盘桓。
为了照顾社交,同时又不妨碍自己研习这幅作品,周至干脆又在这里开了个“书法沙龙”。
“这道书法作品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,但是从卷内钤有的‘内府书印’、‘绍兴’连珠印等来分析,以及《式古堂书画会考》、安歧的《黑缘会观》等古代著录来看,约书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。也就是黄庭坚晚年集大成的作品。”
“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全篇一共其实是四千五百字。黄庭坚从‘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’开始书写,只抄到了‘先国家之忧,而后私仇也’便戛然而止,是有其深意的。”
“在讨论草书的技法时,我们常常会提到个人的性情与学养。个人经历,性情的变化,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书法的格调。这篇书法便是黄庭坚通过灵性与心悟融合而成的典范。作品在书写过程中,流露出书法家的情感与个人哲学,宛如一首无声的诗歌,字里行间皆是力量,笔触间交织着情感的波动。”
“纸本书法真本的重要之处,就是它会将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加以保留,这些信息,即便是通过最精妙的双钩复制法,依然会有所损失,如果只看重碑学的话,这样的损失会更多。”
“但是不是所有书法家都能够有机会见识前人的书贴,这个实在是过于稀少和昂贵,所以更多时候,习字者是通过揣摩碑拓研习书法,通过这种研习方式得到的传承,在间架,结字方面可以继续发扬,但是在运笔,用墨等让书法极大丰富的细节之上,却难以揣摩。”
“再加上书写载体,书写工具以及书写方式的革命性改变,最终一起造就了宋后中国书法一次较大的风格变化,从那以后,就很难再寻回两晋和唐代的‘正统’书风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