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夫看了一眼饭盒里面的鸡汤面,点点头:“可以吃。”
转过头离开的大夫,心中不自觉的想起了那份鸡汤面。
心里忍不住念叨着,国营饭店今天居然有鸡汤面,待会下班就去国营饭店吃吧。
看着张宇带回来的饭,两个孩子的家属感念他想的周到。
拒绝了他们给钱的动作,张宇将两个饭盒递给他们,让他们先喂孩子。
随后交代了一下自己打听到的情况:“医院这边有食堂,左边那几间平房就是医院食堂,早餐一般6点~8点之间,中午11点~下午1点,晚上一般从5:30开始,到7:30左右就结束了,你们要是打饭的话,注意着点时间,尽量早去会,晚了就没什么好饭了。食堂里面有炉灶可以租借,你们可以自己开火,医院大厅拐角那边,有水盆和热水壶可以租借,不过需要付押金。还有……”
听着张宇的嘱咐,两个孩子家属不停的说谢谢。
张宇开口打断了他们的感谢:“大队那边还要用拖拉机,天不早了,咱们得赶紧回去,你是准备都在这照看孩子,还是怎么着?”
几个家属商量了一下,二毛爹主动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家里还有事情要忙,我打算先让他们娘回去,我和小胖奶奶在这里照顾两个孩子。正好孩子的东西啥的都没拿,他们回去也能收拾收拾,给孩子准备些换洗衣服,等到后天再过来跟我们换一下。”
二毛娘点点头,同意了自家男人的说法。
不是她不心疼孩子,也不是她不想陪着孩子。
只是他们家不止二毛一个孩子,就算是再心疼二毛,家里也需要个大人照顾,总不能为了二毛一个孩子把其他孩子都扔在家里不管吧。
再说家里不光有孩子,还有鸡和猪呢。
前两年年景不好,今年好不容易缓过来一点,她咬咬牙,才决定养只猪。
养那头猪的粮食,都是一家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。
一家老小就指望着过年的时候把猪卖了,能够挣两个钱呢。
家里最大的孩子也才10岁,二毛娘实在不放心家里的猪和鸡交给几个孩子。
张宇只吃了两个包子,稍微垫吧了一下,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全部留给了,在医院陪护的两名家属。
张宇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来,又开着拖拉机突突的回。
回到大队的时候,天已经快黑了。
一进大队,就被人围住了。
大队长率先问道:“孩子怎么样了?”
得知孩子没什么大事,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。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!”
白天因为得使用去医院,耽误了浇地,所以晚上得补回来。
张宇直接开到距离地最近的一处水井旁,车子一停稳,几个拖拉机手便迫不及待地忙活了起来。
他们在张宇的指导下,将水泵重新安在了拖拉机车头上,连接好管道,重新启动拖拉机。
亲眼看着水流顺着管道喷涌而出,纵使这两天已经见过好多次了,村民们仍忍不住的欢呼。
看着水流顺着管道流入地里,滋润着干涸的土地,大队长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他拍拍张宇的肩膀:“小宇,你今天也折腾的不轻,赶紧回去休息吧。”
张宇也没过多的推辞:“行,那大队长我就先回去了,要是有什么事儿,你们再去找我。”
“行,行行!你赶紧回去休息吧。”
张宇回去的路上,一路都有人和他打招呼。
而就在他走后,盯着水流的村民一脸的羡慕。
“谢鸿光那老小子以后可要享福了。”
“谁说不是呢,你说谢鸿光那老小子上辈子积了多少德,他那几个孙子,也都个个有出息。”
说起谢鸿光那几个孙子的时候,众人更加羡慕了。
“你们说人家这孩子咋教的,都不用家里帮忙,就能当上公社的干部。”
“哎!这就是命吧,我为了家里那几个臭小子费了多少心,砸锅卖铁的供他们上学,到现在还不是一事无成,只能在地里干活。”
这话一出,旁边的人没忍住白瞪了他一眼。
“你这话说的就亏心了,你家孩子还不好,那我家那几个不得扔啊!”
“就是老五你知足吧,你家那几个孩子已经不错了。个个都肯干不说,还孝顺,现在又被挑着做了拖拉机手,以后的好日子在前面呢。”
被喊做老五的老人忍不住笑了。
“别那么说,他们也就只会干些卖力气的活。”
“那还不行吗,只要踏实肯干,日子总能越过越好的。”
众人聊着聊着孩子,就忍不住聊起了受伤的小胖和二毛。
“也不知道那俩孩子现在咋样了,二毛腿伤的那么厉害,骨头都出来了,以后会不会留什么后遗症?”
此话一出,原本乐呵呵的气氛一下子就凝滞了。
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大队长也跟着叹了口气。
“说是开刀把骨头安回去了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好。”
众人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大队长吓了一跳。
“你啥时候过来的?”
被吓到的人忍不住抱怨道:“老头子我年纪不小了,可经不住你这么下,吓。”
大队长:“我一直在这里待着,你们没看到我赖谁?”
看到大队长,就有人关心的问道:“大队长,你知道俩孩子什么时候能出院吗?”
大队长摇摇头:“不知道,这得看两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了,不过俩孩子还小,骨头长得快,应该待不了多久。”
众人点点头:“希望两个孩子没事儿。”
说起这个,就有人想起那些陷阱了。
“你们说这是哪个王八犊子办的好事?”
“谁知道呢?遭瘟的东西,他这么做也不怕遭报应。”
一说起挖陷阱的人,众人心头的气不打一处来。
“你们觉得会是谁呀?”老五小声问道。
众人琢磨了许久,也猜不出来究竟谁会这么做。
“想不出来,不过应该不是咱们大队的。”一直没有出声的老支书突然开了口。
众人齐齐的看向他:“老支书你咋知道?”
老支书磕了磕手上的烟袋,解释道:“咱们村没什么外来户,除了本家之外,剩下的那几家也都过来很久了,大家都知道村里的规矩,也都知道违了规矩的后果,不可能会为了点吃食冒这个险。而且那么些陷阱,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挖出来的,我也过去看了,那些陷阱都是最近才挖出来的,可咱们村除了几个老伙计,其他人天天都得上工,工分册上都能看出来。
我刚才去查了村里的工分册,村里最近别说是壮劳力了,就连妇女都没有人请假的。
别说什么下工了挖的,不说西山有多危险,就光说从村里到半山腰的距离,来回得多长时间你们算了吗?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