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旭啊,人家雨柱也是咱这院里最会烧菜的主儿,今天能来咱家吃饭,那是咱家的福气。”她的声音透着笑意,却掺杂着几分别有深意的嘲讽。
何雨柱听得出这话里的弯弯绕绕,但他不动声色,只把馒头撕成两半,蘸着汤汁送入口中。外皮略带焦脆,里头却松软筋道,与骨头汤的香味融合成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满足。他吃得慢,像是每一口都要细细咀嚼,咽下去才能压住心里那点莫名的焦躁。
贾张氏坐在对面,眯着眼打量他,像是一只老猫盯着篱笆外的老鼠,既警惕又好奇。
“雨柱啊,你说你这年纪,也不小了吧。院里人都说你烧得一手好菜,干得一份好工,就是……”
“就是没成家?”何雨柱接口,笑得有些无奈,“婶儿,你是想给我说媒?”
“我哪敢?”贾张氏一边说,一边放下筷子,目光却紧紧锁住他的脸,“不过吧,你说说,这院里姑娘也不是没几个,可你看得上哪个?”
何雨柱的脸微微一热,却还是不动声色地喝了一口汤:“我这人,光会烧菜,不大会看人。再说了,眼光太高,也不是好事。”
屋外风声渐紧,吹得窗纸微微鼓起,发出一阵沙沙响。院子里不知哪家的猫跳上了墙头,发出一声低吼。夜色已然压城,街头的脚步声也稀稀落落,四合院陷入一种压抑的静谧中。
而在这小小的屋内,几盏灯火,一桌饭菜,几句试探与应对之间,风起云涌的暗流悄然翻滚。贾张氏眼中那种盘算未止,何雨柱心头的念想亦未平。就在这沉默之中,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角力,悄然展开——
他们各怀心事,在同一桌饭上慢慢咀嚼着,不止是菜和汤,还有那些早已渗进四合院砖缝里的,沉甸甸的人情与算计。
何雨柱手中的馒头已经凉了一半,汤碗里的骨头也只剩几块啃净了的白骨。他没有再动筷,而是慢慢地倚着炕边那只斑驳的木靠背,余光扫过贾张氏那张老谋深算的脸,心里像被一根细针轻轻地挑了一下。
“她这老太太,哪次开口是没铺垫的?一口一个柱子,嘴上叫得亲热,心里算盘却打得精明得很。”
他脑子里这念头刚转完,贾张氏就放下了手里的筷子,拧着眉毛叹了一声:“唉,屋里这两年哪,有时候连顿热饭都顾不上……东旭身体差,小丽也总是头疼脑热的。我年纪也上来了,连扫个院子都得歇三回。”
说罢,她抬眼看了何雨柱一眼,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邻居,更像是在打量一件“能用的家具”。
何雨柱不动声色,眼睫一低,语气仍旧带着点玩笑的调调:“婶儿你是想让我明儿天天来给你烧饭呢,还是想让我直接搬过来当半个儿子?”
他这话说得不轻不重,刚好卡在了玩笑和试探之间,带着几分吊儿郎当,又像是不经意间点破了些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