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了个从三品的武翼都尉的女儿做五品的良媛,皇后还把人家姑娘召进宫相看了,觉得挺满意的。但这位小姐在家里颇为受宠,不愿意做这个五品的良媛——一近东宫位份不高还没自由了,于是婉言推拒了。
皇后倒是果断的很,直接就下了懿旨。嫌正五品的良媛位份低?好办,直接改赐了一个良娣。这就惹了麻烦了,这位武官的女儿封了良娣,东宫就有两位良娣了,两位良娣娘家看着差别不大——一个正三品的文官,另一个是从三品武官。
但问题是武官在启国本就要比文官低个半级,这么算的话两位良娣的娘家是相差了一级的。要说多吧?也不多,但要说少?也不少。赐婚懿旨一下,文官就不干了:这是小瞧谁了呢?正四品的文官女儿也做了良媛,这从三品的武官女儿却是良娣了?
懿旨已经发下去了,也不能收回吧?只好皇上和太后出面,这一通安抚呀,好不容易才把事情压下来。
太子这羸弱的小身板,才十五岁就开始纳妃,东宫那时开始就乱成一锅粥,争名分的、争宠的,东宫那是一塌糊涂的乱啊,太子才十几岁,拜自己老娘所赐,很快身子就被掏空了。太后皇上看着不对,太子十八岁时,安排了太子迎娶了现在的太子妃,从那时东宫才开始慢慢的井然有序起来。
太子妃才嫁进东宫的时候,太子妻妾成群但孩子只有三位,是两位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。东宫当时那样可不是一般的混乱。东宫里三个孩子的身体都不怎么样,特别是那个男孩,就没断过药。太子这么虚的身体,虽然皇宫里御医成群,但也没能给调理好了,以至于直到现在太子妃也没怀上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