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辰去欧洲时是一个大型的商队,回来时,只有定南舰、平南舰以及济安舰三艘军舰。
除了在新加坡停靠补给之外,一路上没有过多停留,等到船队抵达福州时,已经进入了1880年的5月份。
从10月到5月,这一次修约之行,用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。
“终于到了!楚辰,还是回家的感觉好啊!”
饱受晕船折磨的石清瑶,望着肉眼可见的福州船政码头,开心的像一个孩子。
被石清瑶的情绪所感染,楚辰的脸上也布满了笑容。
不过,楚辰不只是因为回家才高兴!
楚辰抬眼望去,在闽江两岸,比他走时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不只是江面上通航的船只比以前多了很多,闽江两岸的很多地方,都竖起了高高的烟囱,工厂林立,满满的一副蓬勃发展的景象!
自从楚辰到来,短短不到两年时间,福建和宝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呜……
船只靠岸,楚辰等人缓缓走下定南号军舰。
早已等候在码头上的人群,赶快迎了上去。
“楚大人,你这次出使我们都听说了,把俄国人占领的底盘全要回来了,太提气了!”
“是啊楚大人,当真是壮我国威啊!”
恭维声、道喜声不断。
前来迎接楚辰的,最主要是五个人。
总揽全局的丁日昌、福建布政使郭嵩焘以及陆战队参谋长方伯韬、舰队总兵刘步蟾、吴世忠。
这几人,再加上宝岛兵备道夏献纶,就是楚辰掌握福建宝岛以及陆海军的重要骨干量了。
虽然几人面色开心,情绪激动,可是细心的楚辰,还是从方伯韬的眼神中,觉察出了一些异常。
“哈哈哈,行了,各位,咱们回船政衙门再聊,走,回家!”
楚辰第一时间选择的,不是去巡抚衙门,而是到船政。
毕竟这里更近,而且,他将自己的住处也设置在这里,这里是整个福建水师的大本营。
回到船政衙门二堂,楚辰舒舒服服的坐在了凳子上,用力伸了个懒腰,海上一个多月的奔波让他身心疲惫。
见无关人等都走的差不多了,楚辰望着眼前的几人,最终将眼神放在了方伯韬身上。
“伯韬,看你神色有些异常,发生什么事了吗?”
楚辰的发问,让在场的五人面色一滞。
几人的眼神互相张望着,脸上都出现了一丝忧虑。
楚辰看到这种情况,心中竟然有了一丝不安的感觉。
“伯韬,有话快说!”
“辰哥,这……就在前几天,朝廷的圣旨到了。而且这次宣旨的,是太后身边的大太监,李莲英!”
方伯韬的话,让楚辰神情愕然。
宣旨?
这次朝廷有点快啊。
“嗨,不就是一个圣旨么,怎么让咱们五名大将都紧张兮兮的,圣旨内容是什么?”
方伯韬看楚辰还是一副轻松的表情,缓缓开口。
“辰哥,李公公非要等你回来再说,现在还在巡抚衙门呢。不过按照上次对待王文韶的办法,咱们带他又吃又玩,还送了很多银子,他才透露了一点内容……”
“说是朝廷里,有些人看你锋芒太盛,向太后弹劾你了,说是我们在福建洋务做的有些过,和德国人合作是卖国行为,军队也太多,让咱们裁军。左大帅刚到军机处不久,性子太直,还因为这事儿和太后起了冲突,现在已经被太后踢出军机处,改任为两江总督了……”
方伯韬说完,脸上充满了气愤,眼睛紧紧盯着坐在上首的楚辰。